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南京品茶海选工作室,春满江苏唐人阁苏州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推荐阅读 >>>

新研究:每天少坐半小时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

芬兰图尔库大学参与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仅减少30分钟的坐姿时间,就能改善身体利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并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结果显示,成功将久坐时间减少至少半小时的参与者,在轻度运动中表现出更好的代谢灵活性和脂肪燃烧能力。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期刊《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 [详细]

新研究揭示肠道“休眠”噬菌体被“唤醒”的机制

一项国际研究最新发现,人体肠道细菌内一些休眠噬菌体,会在肠道细胞代谢物刺激下被唤醒。这一发现可能为利用噬菌体重塑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健康以及开发微生物疗法治疗肠道疾病提供新思路。在本研究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从澳大利亚微生物培养库收集了252种从人体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出来的细菌菌株... [详细]

新研究破解复活节岛石像“位移”之谜

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距离其所属的智利海岸超过3500公里,当地原住民称之为拉帕努伊岛。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率三维模型、等比例复制品的实地实验以及对考古信息的详尽分析,证实拉帕努伊人对摩艾石像的设计十分巧妙,使其能够在无任何支撑的情况下,通过一种垂直的摇摆式移动,即用绳索控制的之字形晃动实现位移。 [详细]

新研究:从多种植物中提取抗炎抗衰新成分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欧洲多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一项最新科研项目中发现多种具有抗炎和抗衰老功效的植物基新成分,为可持续护肤品开发提供新方向。由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统筹实施的InnCoCells项目团队筛选了100多种植物提取物,评估其对20种与皮肤炎症和衰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最终确定约25种具有开发潜力的... [详细]

美媒报道“5型糖尿病”不应被忽视

这种疾病几十年前首次被发现,但几乎被世人遗忘了,一种新命名的糖尿病类型源于营养不良,据信影响着上千万人。传统医学教科书上描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好庖呦低炒砦蟮毓セ饕认僦胁鹊核氐南赴?,导致危险的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风险——这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身体会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取能量。 [详细]

为什么性别之间存在寿命差异?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5位共同作者,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寿命在性别上的差异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分析。 [详细]

新型太阳能电池克服“阳光过剩”难题

这听起来有点违背直觉,但对于太阳能电池板来说,确实存在阳光过剩的问题。来自英国拉夫伯勒大学的研究论文合著者裴道元博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根据电解质中化学物质的类型,我们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化学物质,或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电解质中。不过,他指出,依靠氧化还原化学反应来发电的氧化还原电池或许是PEC电池... [详细]

美媒预测2026年五大科技趋势

在讨论未来一年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趋势时,人工智能再次占据了主导地位。人工智能近年来,各行各业、政府机构、教育系统乃至普通民众都在争相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智能体在科技领域,智能体无疑是2025年的热词,它代表了相较于聊天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期应用的重大发展。 [详细]

研究人员开发出“类脑”微型流体芯片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微型流体芯片,其运作方式类似于大脑的神经通路,这可能为研发下一代计算机开辟新路径。这种硬币大小的芯片由特殊设计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成,并通过微小通道传输离子,模仿计算机中电子晶体管的开关。他说,如果能制备出只有几纳米厚的MOF功能材料,就可以开发出先进的流体芯... [详细]

新研究用食物垃圾开发出替代塑料的天然薄膜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前发表声明说,该校一项研究成功将食物垃圾中的糖分转化为天然聚合物,未来有望取代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塑料包装,为食品和农业用途提供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品。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网络科学杂志《微生物细胞工厂》上发表论文称,可以将食物垃圾中的糖转化为聚羟基脂肪酸酯生物聚合物,从而逐步... [详细]

欧盟机构: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9月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9月。报告显示,今年9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11摄氏度,比2023年和2024年同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分别低0.27摄氏度和0.07摄氏度,但仍较工业化前的平均水平高出1.47摄氏度。时隔一年,全球气温形势几乎未变,陆地和... [详细]

专家测算宇宙预期寿命约330亿年

根据暗能量观测站的最新数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物理学荣誉教授戴自海计算得出,宇宙的预期寿命约为330亿年,目前已接近这一寿命的中点。戴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根据现有模型,宇宙的未来本质上有两种基本走向:若宇宙学常数为正,宇宙将会继续以当前状态无限膨胀。了解宇宙的起源与终结,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宇宙本身... [详细]

研究:人工智能生成语音可以假乱真

科学家表示,普通听众已无法分辨真人声音与深度伪造语音的区别。研究表明,虽然从零开始生成的通用语音被认为不够逼真,但基于真人声音训练出来的克隆语音,即深度伪造声音,其可信度与真人声音完全相当。结果显示,平均仅有41%的从零生成的AI语音被误判为真人声音。 [详细]

新研究:超加工食品摄入过量会提升体内炎症水平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过量食用超加工食品会显著提升体内炎症水平,且在老年人、吸烟者和肥胖人群中更为明显。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每日能量摄入的中位数有35%来自超加工食品,最低组为0%至19%,最高组为60%至79%。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运动及其他健康指标后,研究人员发现,最高组人群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详细]

新型量子随机数生成器小巧且高速

英国东芝欧洲剑桥研究实验室科学家在25日出版的《光学·量子》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一款基于芯片的量子随机数生成器,兼具小巧与高速的特点。得益于内置噪声抑制功能,该光子集成电路能直接输出更清晰的信号,减少了对后期处理的依赖,从而在小型化平台上实现了高速真随机数生成。高速生成随机数在科学模拟、人工... [详细]

新涂层可把窗户变成太阳能电池板

科学家发明一种新涂层,可以把普通窗户变成太阳能电池板。这项突破可将塔楼、摩天大楼和其他高层建筑改造成清洁能源发电站。光学工程师张德威说:通过设计胆甾相液晶薄膜的结构,我们创建了一种选择性衍射圆偏振光的系统,能以陡峭角度将光导入玻璃波导中。近期太阳能窗户领域的突破主要集中在用透明太阳能电池替换现有... [详细]

浙大研究团队发明“声控胶囊”控释药物

受耳蜗毛细胞感知声波振动的启发,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人工纤毛阵列,通过声学共振机制实现对声音信号的可视化解析,并巧用共振原理实现声控胶囊来控释药物。研究团队分别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载于不同长度直径比的仿生纤毛上,构建了胶囊型的声学共振响应性药物递释器件,也就是声控胶囊。 [详细]

研究发现东南极洲腹地较沿海升温更快

一项国际研究发现,受来自南印度洋的暖空气影响,东南极洲广阔而冰冷的腹地较其沿海地区升温更快。研究人员说,该研究通过完善东南极洲这一观测上盲点的数据,证明了东南极洲腹地比其沿海地区升温更快,并确定了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助于了解南极洲如何对持续的全球变暖作出反应。 [详细]